7月26日下午,由接力出版社主办的“战火中的童心之美和人性之光——抗战题材儿童小说《芥园花铺》新书发布会”在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成功举办。
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、总编辑卢培钊,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出版管理部主任吴春霞,儿童文学作家、重庆市作协儿委会副主任曾维惠,儿童文学博士、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及硕士生导师王欢,重庆市优秀教师、重庆市语文名师、北碚区两江小学副校长张琪,儿童文学作家、《芥园花铺》作者马三枣,接力出版社常务副社长雷鸣参加了本次活动。活动由接力出版社少儿分社社长李雅宁主持。
抗战题材儿童小说《芥园花铺》新书发布会现场
《芥园花铺》为抗战胜利80周年献礼之作,由接力出版社出版,作者是儿童文学作家、“中国好书”得主马三枣。作品讲述了芦花镇上罗友梅一家以花铺为掩护传递抗日情报,以及抗战胜利后收养日本孤儿的故事。作品展现了普通中国百姓不畏强暴、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,以及中国人的坚毅、仁爱、厚道与宽容。作品入选“2025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”。
在新书发布会上,与会嘉宾围绕《芥园花铺》的出版情况、内容特色、教育价值、社会价值等方面,分享了他们的看法。
《芥园花铺》的出版是一次有意义的文化接力
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、总编辑 卢培钊
《芥园花铺》以“花铺”为意象,让战争中的童心与人性如鲜花般绽放,用文学的形式为孩子们筑起了一座走进历史的桥梁。
近年来,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坚守使命担当,集团旗下各出版单位始终坚持以优秀出版物培根铸魂,出版了《虎犊》《重生》《破阵子》等一批深耕红色题材、展现革命历史的主题出版精品佳作。我们认为,主题出版要在历史与现实、宏大与细微、思想与艺术之间找到共鸣点,探索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的出版路径。《芥园花铺》的创作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理念:它创新性地以中日儿童双视角叙事,用“花”的意象串联起民族气节与人性温情,让主题出版既有历史的厚度,又有文学的温度,更有面向未来的气度。
在抗战胜利 80 周年的时间坐标上,《芥园花铺》的出版是一次有意义的文化接力,将前辈们守护的精神火种,传递给充满希望的新一代。
以细腻、贴近童心的文学笔触构建独特的文本世界
接力出版社常务副社长 雷鸣
《芥园花铺》以细腻真切、贴近儿童心理的文学笔触构建了独特的文本世界,其文本魅力体现在以下三点:
第一,深刻的主题挖掘。小说通过对抗战时期生活的描绘,深入挖掘了战争与和平、人性与正义等主题。作品通过讲述主人公们在战争中的经历和成长,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,展现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正义的坚守。
第二,作品以中日儿童的双维视角来呈现抗战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性光辉。小主人公们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,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,他们的勇气和善良在战争的阴霾下显得格外耀眼,这种独特视角能让读者从全新角度去理解战争中的人性。
第三,作品通过“芥园花铺”等意象、日常与传奇色彩兼具的情节、细腻的描摹,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,他们的命运在战争的洪流中相互交织,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卷。
一部贴着生活来写的小说
儿童文学作家、重庆市作协儿委会副主任 曾维惠
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《芥园花铺》。
第一,场景描写与人物刻画的精雕细琢。《芥园花铺》是一部贴着生活来写的小说,所有的场景、人物出场都具有浓郁生活气息。这些人物,虽然写在纸上,但你一读,便觉得他们站在了你面前,他们之间在对话,也在跟你对话。比如倔犟而坚强的友梅、沉着冷静的友梅妈妈。
第二,深刻而又灵动的意象。比如友梅一家逃难去姥姥家也带着牡丹的花根,他们带走的既是对亲人的挂念,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希望。只要牡丹花还在开,日子就还能继续。他们对花的守护,便是对家园、对祖国的守护。
第三,残酷却又柔软的叙述。《芥园花铺》中悲壮、残酷的场面之后,紧接而来的往往又是柔软与温暖的描写。比如小说里的芦花街、芦花河、花、鸟、鱼、小毛驴,亲人间、邻里间的真情。这份真情,不分家庭,不分国籍。
在一众“新”抗战题材儿童小说中显示出独特的超越之处
儿童文学博士,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 王欢
《芥园花铺》在一众“新”抗战题材儿童小说中,显示出独特的超越之处。
第一,作品以人道主义立场多角度看待战争,表达坚决的反战立场和对个体的尊重,力图告诉孩子:当战争打响,无论正义或非正义,无论中国人还是日本人,无论大人还是孩子,战争对每个个体来说,都是灾难——我们的孩子需要的正是这种客观理性看待战争的态度。
第二,饱满细节呈现“真实感”与“现场感”。上篇《友梅》有很多饱满扎实的新鲜情节,有关于战争的,也有从日常生活厚土中挖掘的。下篇《千鹤》中千鹤一家的经历对读者而言更是完全陌生的。
第三,匠心独运的双重视角、互文与对照。作品采用中日女孩双重视角叙述各自经历,最终,两个残缺家庭因为人性中的善良与悲悯,合为一个家庭。小说结尾“梅”与“鹤”的呼应,就是人性至真至美的写照。
为什么孩子要读《芥园花铺》
重庆市优秀教师、重庆市语文名师、北碚区两江小学副校长 张琪
我从一线教师的视角,谈谈为什么孩子要读《芥园花铺》。
第一,在阅读中了解历史。我们能透过文字了解日本侵华战争时间之长,战争伤亡之重,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。这段历史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,因为只有铭记侵略之痛,才能体会和平来之不易。
第二,在阅读中弘扬抗战精神。小说中以罗友梅一家为代表的中国老百姓,面对日军的暴行没有屈服,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起了强有力的反抗。我们通过阅读去学习、传承这些精神,当遇到困难时,就能够勇敢地克服。
第三,在阅读中提升阅读理解能力。《芥园花铺》具有丰富情节、复杂人物关系和深刻主题。孩子们阅读时需要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、情感变化和故事的发展脉络,这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也能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。
《芥园花铺》的创作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挑战
儿童文学作家、《芥园花铺》作者 马三枣
从2020年开始,我有幸参与接力出版社“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”的创作,在创作过程中,我查阅了大量资料,仿佛上了一堂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。这些经历和感悟,像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,为我近年来的主题类儿童小说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抗战题材儿童小说《芥园花铺》的创作,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挑战。抗战时期是一段充满血与火、泪与痛的历史,也是一段充满希望与力量的历史。我用儿童视角去讲述那段历史,让小读者能通过生动的故事,感受到先辈的英勇无畏和爱国情怀。我希望《芥园花铺》不仅仅是一本儿童小说,更是一把钥匙,能打开孩子们了解历史、热爱祖国的心灵之门。
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走进所有热爱儿童文学、关注《芥园花铺》的读者朋友们心中,希望它能给你们带来温暖和力量,让你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爱国的精神。